close



悠閒在麗江古城 品嘗納西族風味-37
Jun 27th 2014, 00:10, by zhuzhu

 


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麗江古城普賢寺Google地圖顯示詳細地圖

 

 普賢寺顯得很陳舊,雖然是匆匆路過,但仍被它樸素安靜的氣息所吸引

 普賢寺是古鎮裏唯一的漢傳佛教寺廟

 寺內綠意遮滿庭院,院子是四合院

 晨光斜射下,屋簷陰影既深且濃,

 

離開「在水一方」客棧,沿著崇仁巷閑游,彎進一條小巷,來到古鎮裏唯一的漢傳佛教寺廟,就聽到極其宜人的唱經聲,細細的在空氣中飄蕩。從外觀看,整個普賢寺顯得很陳舊,我雖然是匆匆路過,但仍被它樸素安靜的氣息所吸引。寺內綠意遮滿庭院,院子是四合院,四個角分別伸展出去一個小院子,連上中間的大院子,一共是五個院子,所以,成為四合五院式院子。寺廟很小,小到一共只有五尊佛的塑像;而且塑像也都很小,不僅小,還樸素,沒有鎏金,沒有掛紅。

 

與其他寺廟的商業化不同,普賢寺保存了寺廟本質的寧靜和清潔。殿宇之前,有一塊草坪,可供休憩娛樂;四個角分別種著玉蘭、紫薇、紅豆杉、青柏四棵大樹。大殿裏有很多佛法修行的書,是結緣的,可以取來看,也可以帶回家去看;書的封面上都蒙了灰塵,看來有緣人不多。在寧靜的古城清晨,晨光斜射下,屋簷陰影既深且濃,好像雙城記黑暗與光明的對照。走入陽光的草坪,露水猶存,沾溼鞋襪;暖和和的照射在身上,讓人想就此躺下,讓四體舒暢在高原的陽光下

 

繼續古城的巡禮,完全沒有目的的閒晃,就是不願受地圖限制探幽的情趣,就是要讓雙腳興之所至。十點多,回到青年旅社在天井曬太陽看書,竟至昏睡在涼椅上,享受了難得的無人干擾的自在。醒來,有了餓的感覺,便隨意在古城的巷弄間吃了碗麵,竟然要價50元人民幣;老闆說世界遺產大家都要繳很多錢給政府,價錢昂貴是必然的。我也認為如此,因為這裡本來就是共產黨的嘛!

 

講到吃,麗江不僅景美,美食也很豐富,主要有麗江雪桃、雪茶、普洱茶、螺旋藻、他留烏骨雞、永勝油茶、麗江天麻、小涼山蘋果、香櫞、茨滿梨、海棠果、琵琶肉、臘排骨、雞豆涼粉、糯米血腸、麗江粑粑等。至於納西火鍋、雞豆涼粉、雞燉豆腐、吹豬肝、酥油茶、炒餌塊等,都是納西族的風味美食;這些特產,有些品嘗過,有些聽過卻不知其味,有的甚至連聽都沒過,必須上網查詢才能明瞭。

 

例如海棠果,在麗江被稱之為「多利的食品」;走在古城中那些賣土特產的小攤上,都會看到它的蹤影。海棠果不但可以作為休閒零食吃,同時也是一味藥,具有開胃、利尿、消炎的功用。至於冰粉涼宵是麗江著名小吃,香甜可口;冰粉是一種天然果實製成的半透明晶體;涼宵則由米粉做成,形似小蝦。涼粉與涼宵一同拌入紅糖和玫瑰花瓣做成的玫瑰糖,東巴作坊門前老太太賣的尤為好吃。

 

麗江粑粑是採用當地小麥做成的麵粉,與火腿、油、糖等材料製作成盤子大小「千層餅」似的圓餅;味道挺香,但太膩了,吃不了一個就飽了,有鹹、甜兩種口味,甜味粑粑受到很多青少年的喜愛,而鹹的卻受成年人較喜愛。也還可以打包帶回,只要到時候把它拿出來隨便地蒸或煎一下,就依然酥脆香甜,一般4-8/個。不過千萬不要以為這些粑粑是餐廳自己做的,因為會做粑粑的在麗江市面沒有幾個人,那些買的粑粑都是少數人做好了以後批發出去的。就好像九份的芋圓,遊客都在探聽哪一家好吃,其實都是工廠生產的,再批發出去的。

 

雞豆涼粉也是一項傳統小吃,吃起來味道鮮美、韌性好,有口感、價格便宜。原料主要有雞豌豆、韭菜、綠豆芽、花椒油、油辣子、炒火麻子麵、醋、醬油、薑汁、蒜泥、香油、鹽等。冬天切成塊用鍋煎黃、熱食;還可搭配做成涼粉炒韭菜、炒醃菜等多道菜肴。吹豬肝是納西族請客時必備的一道傳統名菜,它製法特殊,色美爽口;吹豬肝是要在農曆冬臘月,將鮮豬肝吹膨脹後曬乾,製作時將豬肝煮熟,冷卻後切成薄片拌上芫荽、炒花生米、鹽、醋、油辣子、芝麻等配佐料,拌勻就可作盤菜食用了(其實台灣的拌花生米,也有異曲同功之妙,只是主料不同)

 

岩巴玖(即雞燉豆腐)也是傳統佳餚,清香、鮮嫩、色美。原料有土雞、火腿、豆腐、蔥、薑、鹽、味精、辣子等,製作時將1公斤左右的一隻雞、200火腿(無火腿可用醃肉),切成塊加水、生薑、鹽適量燉熟後,再加進成塊的豆腐,用小火燉15~20分鐘,就成岩巴玖了。還有就是有名的納西火鍋,指用火鍋煮食品而言;納西族人用的銅製火鍋,工藝精美,是納西族人家喜愛的器皿。

 

納西火鍋是在寒冷的季節,納西族人待客和春遊野餐的佳餚。例如有名的洋芋雞火鍋-是用滇東高原盛產的馬鈴薯-即洋芋;洋芋雞的主料沒有太多的講究,只是雞一定要嫩,有童子雞最好,洋芋儘量選用麻皮水分少的那種。兩者比例一般是洋芋比雞稍多一些。先將乾辣椒、大料、薑、蒜、醬等佐料用油炒出香味,放入剁小的雞塊炒至出油,再倒上切好的洋芋,這洋芋塊要切得稍大一些,翻炒幾分鐘後,即加適量的熱水,倒入高壓鍋內高壓加熱幾分鐘。

 

這時,關鍵就是火候了,火候掌握得好,出鍋後的洋芋雞不但色澤紅亮,雞肉鮮嫩;由於高壓鍋適度高壓的緣故,依各人的口味,洋芋或綿而不爛,或熟而尚脆,而且都是裏外均勻,並不會外層都爛了而裏面還生著。這時雞肉的香味、諸多佐料的味道和雞肉的鮮美味,都融進了洋芋裏,一口咬上去,不但口感舒適,味道更是鮮美,反而搶了雞肉的風光,成為這道菜的主角,令人讚嘆不已。

 

黑山羊火鍋在麗江堪稱一絕,在新城金凱廣場形成「黑山羊一條街」的壯觀長景;且為了突出黑山羊的黑,招牌清一色的黑字,其壯觀程度堪比古城「酒吧一條街」的紅燈籠。黑壓壓的羊肉倒在翻江倒海的黑乎乎的滾湯裏,如果不是那誘人的香味,估計很多人看一眼就要掉頭走人。帶皮黑山羊肉,經過特殊的加工,上桌前已經九成熟,吃起來沒有一點羊膻味。黑山羊火鍋適合四季品嘗,特別在秋冬季節,能夠給身體帶來熱量,來到麗江可千萬不要錯過!人均消費約50元左右。

 

臘排骨火鍋是納西主打菜,由麗江臘排骨、土豆、豆芽、冬瓜、樹番茄一鍋煲出,納西名菜「三疊水」的第三疊-熱烈疊中的一道主菜。民間甚至流傳曾有北京遊客為好此味,而產生移民麗江的念頭。炒餌-是把餌塊切成寸方小薄片,加火腿片、酸醃菜末、大蔥、韭菜、碗豆尖炒製;澆以甜、鹹醬油,拌以少許油辣椒,吃起來香甜濃厚,鹹辣醇正。在麗江很多小巷子裏,有很多做炒餌塊很好的小店,經濟實惠,味道又好,非常適合不願到大餐館,選擇小攤的朋友食用。

 

麗江蒲三川是麗江蒲筍的主要產區,那邊多活水,蒲筍長於其中,四月開始採集,取莖部水中鮮嫩芯部,在放清油鍋中沸煮五分鐘,熟後放作料起鍋即可食用。如果放入羊、魚等到湯中煮,味道更加鮮美。蒲筍美味爽口,有止血化瘀,利尿順氣等藥用價值,在麗江蒲濟黑山羊等店都可以品嘗到。

 

有好菜就要有好酒,納西族先民本愛飲酒。東巴經書《耳子命(飲食的一曆)》,是一部農業生產勞動的頌歌,長詩的第一部分,就描寫了種麥、釀酒的全部過程,說明納西族在很早的古代就會釀酒。納西族現代常飲的酒,有白酒、黃酒、窨酒,尤以窨酒出名,曾獲中國首屆黃酒節二等獎、全國旅遊飲品優質獎。由於納西人民好酒愛酒,甚至納西族歌手蕭煜光還創作出了一首叫納西酒歌的歌曲。

 

窨酒是用大麥、小麥、高粱等糧食和特殊的麗江酒麴,玉龍雪山下的泉水釀造而成,釀好後入窖一定時間以上才算珍品,也就是越陳越香。釀好的窨酒色呈琥珀色,透明,味甘醇清香,含酒精20度,葡萄糖15%及多種脂肪酸化合物,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據說有良好的滋補作用(好像每種酒都是如此說法)。只是再好的酒喝多了,就都不好了,我昨夜縱情此窨酒,今日一天的慵懶就因於此。

 

還有一說,英國伊莉莎白女王出訪大陸時,在國宴上飲用的就是麗江的窨酒。窨酒屬黃酒類低度酒,早在明代就已形成了獨特的釀造工藝,在大陸曾獲許多獎。

 

 納西火鍋是在寒冷的季節,納西族人待客和春遊野餐的佳餚

 火鍋適合四季品嘗,特別在秋冬季節,能夠給身體帶來熱量

 便隨意在古城的巷弄間吃了碗麵,竟然要價50元人民幣

 麗江不僅景美,美食也很豐富,特別是街頭小吃

 麗江街頭小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食資訊 的頭像
    美食資訊

    美食遊台灣

    美食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