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溫潤順喉 藥膳補
Oct 9th 2014, 23:00

薑絲鯛魚湯 90元。選用可生食等級鯛魚,鮮嫩無土腥味。攝影╱王永村

適量品嘗藥膳,能滋補身體。藥膳湯頭要好喝,藥材得下得恰到好處,才能讓風味溫潤不燥,入喉也不會有苦味。在深秋之際,喝碗溫補的藥膳湯,肯定能讓元氣滿滿。


天補老闆黃建涼是中華藥膳研究會理事,當初他刻意選在春夏交替的4月天開藥燉排骨店,憑的就是對自家補湯的信心,他說:「我的配方由中醫師開立,並依季節變換調整藥材的輕重比例。秋冬時節會增加了肉桂、何首烏與川芎的用量。」
先把藥材、水、米酒熬10多個小時做成藥膳基底湯,再依食物性質,調配相應的中藥包,加基底湯一起熬3至4個小時,因此每款藥膳鍋的湯頭喝起來滋味都不一樣。另外,黃建涼也堅持湯裡不加任何糖,純以紅棗、枸杞帶出甜味。
藥膳鮮沙蝦的湯頭喝來幾乎沒有中藥味,略帶微甜,且1碗就有6隻鮮甜大蝦,感覺很實在。至於藥膳豬心,喝來香甜潤口,豬心軟嫩不老、心血管部份Q韌有嚼勁。藥膳支骨則是藥香最濃郁的品項,但氣味也不會過重,排骨燉到骨肉可以輕鬆抽離,吃來一點也不沾手。
人參雞則加了生人參、枸杞、紅棗燉煮雞翅,人參味內斂不張揚,湯頭甘甜穠纖,而型美的雞翅輕輕一挾立即散開,人參味全都透入肉的纖維裡。
黃建涼也為不愛藥膳的人,設計了薑絲鯛魚湯及苦瓜排骨湯。鯛魚選用可生食的等級,肉鮮嫩不帶土腥味,湯清味美。

天補老闆黃建涼是中華藥膳協會理事,深諳藥性。都以陶鍋燉煮,小火慢熬至入味。
藥膳支骨 80元。藥香濃而不慍,排骨燉得骨肉分離,吃來不沾手。藥膳鮮沙蝦 120元。不帶藥氣,喝來甘甜,蝦子隻隻肥美。人參雞 80元。參味甘香,湯與肉都有味。
藥膳基本藥材約10幾種,冬天會增加肉桂、何首烏與川芎份量。苦瓜排骨湯 45元。苦瓜味散入湯汁、沁入排骨裡。藥膳豬心 60元。湯汁微甜,豬心Q脆帶韌性。

天補藥燉排骨

台中市福星路616-1號
(04)2700-0000
17:00~03:00(11月中調為11:00~03:00) 無休




慢工細煲 老火湯
Oct 9th 2014, 23:00

松茸黃耳龍黃杏燉筋展 650元 圖約1200元。燉到筋嫩軟Q,入口軟而不膩。攝影╱吳朝奎

廣東人有句俗語:「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湯」,煲湯可說是廣東飲食的精髓之一,有碗靚湯在手,就讓人心滿意足。秋涼時分飲上一盅,爽脾潤胃無比舒暢。


廣東人講究養生,入秋後,補湯以1比1的比例將清水兌料。曾於香港米其林餐廳掌廚的文華東方酒店雅閣粵菜廳主廚黃天武說:「湯水遵循古法、以文火原盅煲製近6小時,食材精華盡出於湯水中,因此建議只喝湯不食料。」養生湯品中,我最愛松茸黃耳龍黃杏燉筋展,含豐富骨膠原的黃耳與松茸均是三菇六耳中的珍品,除蹄筋、豬展(豬小腿),還加黃杏、蓮子,湯頭膠質飽滿入口微黏不膩,在舌後轉為一股清甘,一盅飲畢脾胃舒暢。
偏好重口味不妨嘗試淮山枸杞燉鵪鶉,選用宜蘭鵪鶉加陳皮、淮山、杞子與麥冬以清水慢燉,低脂高蛋白,入喉時,藥材清香隱隱,滋味淡雅富喉韻。鹿茸人參燉竹絲雞強調補血益陽,因此以鹿茸、人參、龍眼肉及薑片等強健血氣的食材燉煮,並以常見於廣式煲湯的黑肉竹絲雞點綴其中,增添細緻的肉甜,喝來溫潤厚實帶甘味。
另外,以上湯煲製的請君飲一杯,以西式茶品外觀呈現,加切丁竹笙、松茸滾煮,湯頭濃香四溢,吸飽湯汁的松茸、竹笙丁,十分受熟客歡迎。

燕麥關東遼參1900元。上等日本關東遼參嫩Q不腥,搭配燕麥更具層次。鹿茸人參燉竹絲雞750元。鹿茸與人參、竹絲雞煲到噴香,參甘味鮮濃。清酒凍鮑魚950元。南非5頭活鮮鮑以清酒煨煮,質地細緻。
沙參玉竹燉日本瑤柱 750元。沙參味甘益肺,讓北海道干貝更顯清甜。請君飲一杯 1100元。竹笙、松茸丁襯上濃而不膩的上湯,香氣咬感兼具。淮山枸杞燉鵪鶉650元。細嫩鵪鶉肉與微苦的淮杞極平衡。
冬蟲夏草北氏燉海螺 750元。加了西藏冬蟲夏草與海螺等料,滋陰養氣。隱密度高的包廂與明亮的小吃區古典與時尚感兼具。黃天武曾歷練於數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功力深厚。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雅閣

(02)2715-6888
台北市敦化北路158號3樓
12:00~14:30、18:00~22:00(假日11:30開始) 無休




養生山藥 炸煮涼拌都好味
Oct 9th 2014, 23:00

山藥生食滑口爽脆,熟食鬆綿帶甜,是台灣秋天盛產的食材之一。三信家商中餐老師林蕙昭今天要以山藥煮湯、油炸、涼拌和做甜湯,呈現山藥多樣化的口感與風味。
報導╱顏怡今 攝影╱林宏洲



咬開酥脆的表層,山藥清甜,肉餡鮮美不膩。

【海苔山藥餅】

材料:
山藥100克、海苔3張、銀杏9顆 肉餡 雞胸肉200克、蛋白1/2個,鹽、醬油、糖、味噌各適量
麵糊:
酥炸粉100克、油15ml、水120ml
準備:
麵糊材料拌勻,銀杏汆燙後擺盤。


1拌餡
先將雞胸肉剁成泥,與肉餡的其他材料拌勻。
2組合
山藥去皮,切約1公分厚,再餔上做法1,用海苔片包起。
3油炸
做法2裹麵糊,以150度油炸約3分鐘,開大火再炸約30秒。


茯苓等中藥的清香煮入湯頭裡,湯汁溫潤清雅。

【茯苓山藥豬肚湯】

材料:
豬肚1個、山藥200克、茯苓200克、紅棗10顆、枸杞30克、水1000ml、綿繩1條、紹興酒30ml、米酒10ml,麵粉、油、鹽各適量
準備:
豬肚用麵粉、油內外搓洗3分鐘,以清水洗淨備用。茯苓剝小片、山藥去皮切丁。


1醃漬
山藥、茯苓、紅棗、枸杞以紹興酒拌勻,醃漬1小時。
2塞餡
做法1塞入豬肚裡,以綿繩綁緊。
3汆燙
做法2以滾水汆燙,撈起,入燉鍋,加水、鹽、米酒燉3小時。


山藥和秋葵都帶黏液,梅醬拌勻,酸甜順口。

【梅干醃雙色】

材料:
山藥200克、秋葵8支、醃梅2顆、醬油10ml,糖、梅汁各適量。


1汆燙
山藥去皮切丁,和秋葵汆燙,撈起,再把秋葵切丁。
2剁碎
將醃漬梅去籽,梅肉剁成泥。
3調醬
做法2拌入糖、醬油、梅汁,再與步驟1拌勻。


不管是熱熱喝還是冰涼喝,香而不甜膩,味道很不錯。

【銀耳山藥甜品】

材料:
山藥60克、白木耳30克、薏仁30克、紅棗12顆、枸杞30克、冰糖60克、水600ml
準備:
山藥去皮切丁,薏仁浸泡1晚。


1煮軟
白木耳、薏仁分別煮軟。
2去籽
紅棗去籽,與做法1及山藥、枸杞、冰糖、水,燉2小時。

【美味料理手】泡冰水 去黏稠

三信家商中餐老師林蕙昭指出,「山藥去皮後,可先浸泡冰水中,口感較脆,同時能避免山藥過於黏稠。另豬肚應先清洗再汆燙,湯頭才不會有腥味;雞肉末打成泥時,力道要大,拍打時間約10分鐘;油炸起鍋前,先開大火,可讓表層更酥,同時也能逼油,吃起來較不油膩。」

三信家商中餐老師林蕙昭示範山藥做菜。山藥先浸泡冰水,可去黏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食資訊 的頭像
    美食資訊

    美食遊台灣

    美食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