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黃耳龍黃杏燉筋展 650元 圖約1200元。燉到筋嫩軟Q,入口軟而不膩。攝影╱吳朝奎
廣東人有句俗語:「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湯」,煲湯可說是廣東飲食的精髓之一,有碗靚湯在手,就讓人心滿意足。秋涼時分飲上一盅,爽脾潤胃無比舒暢。
廣東人講究養生,入秋後,補湯以1比1的比例將清水兌料。曾於香港米其林餐廳掌廚的文華東方酒店雅閣粵菜廳主廚黃天武說:「湯水遵循古法、以文火原盅煲製近6小時,食材精華盡出於湯水中,因此建議只喝湯不食料。」養生湯品中,我最愛松茸黃耳龍黃杏燉筋展,含豐富骨膠原的黃耳與松茸均是三菇六耳中的珍品,除蹄筋、豬展(豬小腿),還加黃杏、蓮子,湯頭膠質飽滿入口微黏不膩,在舌後轉為一股清甘,一盅飲畢脾胃舒暢。
偏好重口味不妨嘗試淮山枸杞燉鵪鶉,選用宜蘭鵪鶉加陳皮、淮山、杞子與麥冬以清水慢燉,低脂高蛋白,入喉時,藥材清香隱隱,滋味淡雅富喉韻。鹿茸人參燉竹絲雞強調補血益陽,因此以鹿茸、人參、龍眼肉及薑片等強健血氣的食材燉煮,並以常見於廣式煲湯的黑肉竹絲雞點綴其中,增添細緻的肉甜,喝來溫潤厚實帶甘味。
另外,以上湯煲製的請君飲一杯,以西式茶品外觀呈現,加切丁竹笙、松茸滾煮,湯頭濃香四溢,吸飽湯汁的松茸、竹笙丁,十分受熟客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