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康巴江南奔子欄 金沙江大拐彎-55
Aug 18th 2014, 22:01, by zhuzhu



 214國道沿途都很乾淨,風光仍然養眼,天空依舊很藍很藍,陽光依舊很燦爛

 一路養眼的風光,都來自於此的不同角度美

 路到哪裡,風景就在哪裡!

 一路養眼的風光,都來自於此的不同角度美

離開香格里拉,繼續的路程已變成一圈一圈的盤山公路,隨著海拔上升,山路也一段比一段來得狹窄彎曲,沿途的景緻也越加美麗。天上是藍色純淨的天空,高山植物茂密的生長著,樹木呈現出絢麗色彩,綠色、黃色、紅色,層巒起伏。林梢倒映在山坳間的影子,拉得老長老長;夕陽照射的明亮處與陰影間的黑暗形成強烈對比。尤愛路旁的高山柳,黃色葉子在陽光照耀下,閃著眩目的金色。

 

曲折蜿蜒的滇藏公路,沿途伴隨的就是彎來折去、折去彎來的金沙江,而欣賞江景最佳的地點,就是現在正走的奔子欄鄉去德欽的公路上。從公路往下俯看,山是這般的暴扈,水是這般的雄渾,而路又是那樣的優柔,這三者就這麼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香格里拉距奔子欄約一百多公里,奔子欄渡口為滇藏「茶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也是「茶馬古道」由滇西北進入西藏或四川的咽喉之地。

 

奔子欄在金沙江上遊,三江併流的風光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因為,迪慶位於雲南滇西北高原,以其寒冷而著稱;然而,奔子欄卻與眾不同,反而以炎熱而出名;特別是冬季時,在迪慶州的高原地區,已是大雪紛紛,這裏卻依然如夏。奔子欄藏語的意思是「美麗的沙壩」;奔子欄地處金沙江西岸,區位獨特,奔子欄以上的金沙江,是怒濤滾滾,洶湧奔流;奔子欄以下的江面,則豁然開闊,江水平靜。

 

從這兒往西北行即可進入西藏;逆江北上,即是四川的德榮、巴塘;沿金沙江而下,就是維西、大理;往東南走,則是香格里拉縣及麗江。地處這樣的位置,奔子欄就自然而然成了交通的重要通道,清政府曾在此設渡口,並設汛駐兵。如今,在奔子欄已修建了橫跨金沙江的公路橋「龍橋」,使兩岸人民溝通往來方便不少;同時,也為今天的交通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這條當年的茶馬古道,如今從德榮到中甸,每天都有班車往返;在瓦卡與奔子欄之間還有小船擺渡,只需2元就可到對岸。這樣重要的交通要道,在很多旅友的遊記中都記載出了中甸,到飛來寺之間,只有奔子欄可以停腳打尖休息;所以,滇藏間南來北往的車輛,都會在此停歇。奔子欄素有「康巴江南」的美稱,在這裏不僅可以吃到藏區難得一見的新鮮水果,在路邊的小館子和旅店裏,還能吃到新鮮的金沙江魚;問了價格可不便宜,可能由於遊客日多,增加了商業考量。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金沙江大拐彎Google衛星圖顯示詳細地圖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盤山公路,隨著海拔上升,山路也一段比一段來得狹窄彎曲

夕陽照射的明亮處與陰影間的黑暗形成強烈對比

 綿延金沙江千里流淌,在這裏拐了一個大大的Ω,故又稱「歐米茄(OMEGA)灣」金沙江大拐彎」

由於晚上要趕到德欽,沒有多停留,就從奔子欄鎮出來;驅車半小時可到附近一處世界自然奇觀-月亮灣。綿延金沙江千里流淌,在這裏拐了一個大大的Ω,故又稱「歐米茄(OMEGA)灣」,是非常值得去的一個觀景點,也是去西藏必經之地,就在公路的旁邊。月亮灣位於雲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奔子欄鎮和四川省得榮縣子庚鄉交界處;由北向南縱貫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後接納了瑪伊河和碩曲河之後,攜三河之水投入了金沙江的懷抱,在江水匯合處,形成「三壁夾兩水」的奇景。

 

穿山越谷而來的金沙江,由此水勢更加浩蕩,峽谷遂逐漸開闊,在即將衝出川、滇要塞之時,似乎想舒緩一下長途奔波的疲勞,於是放慢腳步,在得榮縣子庚鄉與德欽縣奔子欄交界處,竟圍繞著金字塔般的日錐峰,瀟灑地畫了這麼一個「Ω字形的大拐彎,當地人便稱為「月亮灣」。孰料這不經意的即興之作,竟成就了一處奇觀,這就是中國四十大景觀之一的「金沙江大拐彎(月亮灣)」。

 

很多遊記把「金沙江大拐彎」稱做「金沙江第一灣」;其實,真正的金沙江第一灣」並不在這裏。如走川藏北線從德格到江達,必須經過金沙江的「崗托大橋」,跨過這座橋後就到了江達。但這時不要過橋,而從橋堍的左岔路口走一條碎石路,這裏是德格到白玉縣的公路;在距白玉縣7公里的金沙鄉,金沙江一改先前的流向,忽然倒轉,形成了一個「V字形的大拐彎。由於金沙江鄉在德榮縣子庚鄉的上游,所以那裏才是名副其實的金沙江第一灣」。

 

滇西北與川西南交界處的金沙江奔子瀾峽谷段,屬四川得榮縣、雲南德欽縣管轄,海拔2000公尺左右。金沙江自發源地青海省格拉丹東雪山蜿蜒穿流於川藏之間,進入雲南省後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平行南行,構成舉世聞名的「三江併流區」,於2004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首批25個世界地質公園之一。

 

在橫斷山脈幾條大河幹流的若干河段中,都有這種乾旱河谷景觀,奔子瀾峽谷段即屬其中典型的幹熱河谷類型之一。盤山而上就到了一處剛剛建起了一座很漂亮、寬敞的觀景台,這是可觀金沙江大拐彎全景之處。由於日錐峰在得榮縣境內,故只有在雲南境內214國道的奔子欄附近,才可以完整地看到「金沙江大拐彎(月亮灣)」,這也是唯自由行或自駕車旅者才有的福緣。

 

聽說過很多第一灣,長江第一灣、雅魯藏布江第一灣、黃河第一灣什麼的,我有的也親自走過。但是,金沙江大拐彎」這道弧線,無疑是見過最美的一個轉彎!白雲擦著山頂而飄過,在對面四川的神山上投射下來大片雲翳,明暗對比著。千百年來,神山就這樣靜靜地守著他周圍的土地,看著江水滾滾流去,時間像風一樣從耳邊吹過,四季的轉換如同他所庇佑的子民手中的轉經桶,一圈又一圈。

 

從山頂俯瞰全景,在心曠神怡、盪氣迴腸之際,不能不驚歎自然造化的神奇。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曾有過一帆風順的時候,更多的是不停的面對各式各樣的挫折阻礙,甚至很多不是人力所能克服的,是否就此一蹶不振?或者是否就該臣服於現狀?大自然是智慧的,其實一直都在以獨有的方式告訴凡夫俗子,如何面對挫折困境?水更是睿智的,雖纖弱柔順,但卻最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或滴水穿石,或九曲十八彎;君不見,每條大河最終都奔流到海不復回,或飄搖上天?

 

確實,江流更多時候靠的不是外力、用的不是蠻勁,而是智慧、堅忍,而是因勢利導,在揚長而去的同時,更留下一如月亮灣一般的華麗轉身,驚豔後人!金沙江大拐灣這一帶,谷地深邃狹窄,地形閉塞險要;呈馬蹄形曲流深切的奇特大拐彎,是由北向西和北向東等幾組不同走向的斷裂構造共同控制的結果。其兩壁危岩峭立,紅色砂岩地層畢露,且受局部山谷氣流影響,谷地氣候燥熱,林木稀蕪,僅生長一些較耐旱的禾草與有刺小灌叢,呈現出類似荒漠的特殊自然景觀。

 

科學家們曾提出一些推斷:金沙江本和怒江、瀾滄江等一起並肩南流,就在金沙江與它的夥伴們一起南流的時候,在它東邊不遠的地方,還有一條河流由西向東不停地流淌著,就是古長江。急湍的古長江水不斷地侵蝕著腳下的岩石,也不斷地向西伸展著;由於古長江地勢比古金沙江低得多,於是滔滔的金沙江水受到古長江谷地的吸引,自然掉頭向東。於是,金沙江就成了長江的一部分。

 

這種現象,在地貌學上叫「河流襲奪」;但也有專家認為,金沙江之所以發生奇怪的拐彎,只不過是地殼斷裂的因素。可是,金沙江的大拐彎是發生在幾十萬年以前,甚至是更早的地質現象。年代那麼遙遠,不管襲奪也好,還是沿著一條斷裂帶流淌也好,當時留下來的遺跡,已經被無情的風雨侵蝕得面目全非了。所以,這兩種意見爭論了許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取得一致的看法。

 

臨上車前,再拍幾張相片;相片中圍繞錐形山體的那條路,就是從香格里拉通往稻城亞丁的公路,現在已經修成柏油路了;雖然對行車有益,但看起來的感覺比原來的土路差了很多。特別提醒,不管是長江第一灣、金沙江大拐彎,還是金沙江第一灣,想看這幾處美景、奇景,可千萬別跟團來,只有自由行包車或者自駕車,才能真正去感受和體會這些彎曲的雄奇和壯觀。

 

更多相片請點閱(雲南麗江至德欽風光)

視頻:1.《 走出大山》索朗旺姆;2.金沙江大拐彎;3.再說長江一江東去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食資訊 的頭像
    美食資訊

    美食遊台灣

    美食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