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康縣城海拔3870 公尺,是出發以來住宿過的最高城鎮

出芒康縣城約二公里,214國道與318國道相會於芒康路口(海拔3850公尺)

出芒康縣城通向拉烏山的路都是土路,鋪的像地毯一樣厚實的黃土路

路邊的村莊炊煙嫋嫋,偶爾聞及幾聲犬吠

到埡口還有18公里,先緩後陡的坡,還是土路

拉烏山上沒有埡口的標牌,只有飛揚的經幡
D15(05.29)芒康—左貢-邦達-八宿
芒康縣(སྨར་ཁམས་རྫོང)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海拔約3880公尺,毗鄰四川與雲南,是西藏的東大門。是昌都地區的一個縣,面積11654平方公里(台灣的三分之一,但總人口約九萬人,沒有台灣的一個縣轄市人多),更是西藏所有縣城裏面積最大的一個,也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關口,扼守川、滇、藏三省交匯之處,是 214、318 兩條國道線的結合部,金沙江和瀾滄江流經縣境內。
芒康縣東邊隔金沙江與四川省的巴塘縣相望,南邊是雲南省的德欽縣,西邊跨瀾滄江與左貢縣接壤,北與貢覺、察雅縣相接。清末曾設寧靜縣,後為芒康宗(即江卡宗),1960年與鹽井宗合併,仍稱原名,1965年改現名。芒康一名在藏語的意思為「善妙之地」。芒康自古就是西藏的東南大門,是「茶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古樸、典雅、悠揚、舒暢的「鍋莊舞」、「弦子舞」被譽為「古道神韻」,內容豐富的民間情歌、山歌、灑歌素有「歌的海洋」、「弦子的故鄉」之美譽。
芒康縣城海拔3870 公尺,是出發以來住宿過的最高城鎮,以致夜晚時輾轉難眠,出現頭疼、口乾、鼻腔有乾血跡的高原症狀反應;當下很擔心高度繼續上升,若高原症狀繼續加深的話,嚴重影響行車安全。所幸爾後除了昨晚有些症狀外,還有就是在腳拉山出現反胃欲嘔的現像(每個人在不同時間點及高度都有不同的反應),以後都不再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最後連高山藥都丟了。顯見從滇藏公路逐步升高入藏,身體獲得調適空間,為接受大山大水美景做好了身體緩衝準備。
清晨的芒康小鎮非常寧靜,天空是湛藍色,也許是天高雲闊的關係;雖然街上行人不少,但感覺不到喧鬧,四周仍然是靜謐的,仿佛白日的喧囂和浮躁已被遺忘,心也跟著沉寂下來。芒康是進入西藏後的第一個縣,也是「茶馬古道」入藏的第一站,最高海拔為6434公尺。出芒康縣城約二公里,214國道與318國道相會於芒康路口(海拔3850公尺),就是一種如西部電影般熟悉的感覺。
停在三岔路口回首看來時的路,在群山間縈縈繞繞,來回穿梭,如同細線般的公路,內心平靜。有時候,就如同再看自己的過去,再難的路,也已經一一走過,需要做的,只是繼續向前。有些旅途,註定一個人,註定需要孤獨,於是自己可以隨意的停留,可以看那些自認為重要的風景,可以耗費自認為值得的時間,在一個小小的細節。更多的理由是自己可以面對最簡單真實的自己。
路邊的村莊炊煙嫋嫋,偶爾聞及幾聲犬吠,已經有辛勤地牧人,趕著牛羊尋覓水草。邊開車邊欣賞著路邊的村莊、小橋、流水、人家,也是如江南水鄉般擁有油畫般的色彩。特別喜歡靜靜流淌的河流,流淌在每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流淌在這安靜的歲月裏;還有就是田野中零星散落的青稞架子,在晨曦中投射斑駁的光影下,迷人得使人陶醉。原來,早起的旅人有美景看。
不過,今日要翻越的是川藏線上最迷人、唬人以及嚇人的99道拐!想必將是非常刺激的一天。出芒康縣城通向拉烏山的路都是土路,鋪的像地毯一樣厚實的黃土路;其實一出縣城,路況就變得超差。土路,上面有大量的砂石,很滑;路基不斷塌方,旁邊的山體也不斷有往下掉的石頭,有修路工隨時開拖拉機過來清理。一路經常有小規模堵車,走走停停,車身外積滿了全是灰塵,也不敢開車窗。
從芒康到左貢,只有短短的158公里,卻要翻越三座大山:拉烏山(4380公尺),下山後到瀾滄江邊竹卡兵站,過竹卡橋跨越蜿蜒的瀾滄江,翻越腳巴山(3930公尺),下至榮許兵站、翻越川藏線上最高的山口-東達山(5008公尺)。這段路是三江並流的核心區域,山高水急,地勢險峻,可以說是川藏線最險的路段,經歷一天溫差變化最大,39C°-零下3C°,路上的危險自不待言。
天上的雲越來越多,美極了!到埡口還有18公里,先緩後陡的坡,還是土路。越野車開始攀爬拉烏山,蜿蜒的公路在山坡上七拐八拐,這段路都是沙石路面;十幾公里的山路,雖然強度不大,但這卻是最危險的路段之一。爬坡的路主要是土夾著很多石塊,不好走;沿路還有滑落下來的碎石頭,兩邊的山上都是光禿禿的,碰到下雨天很容易形成山體滑坡。想像如果到了雨季,山體滑坡和塌方的概率就更大了。看到路上只要有碎石的地段,都得加倍小心,提心吊膽,趕快通過。
車機裏放出來的是羅大佑的《戀曲1996》。1996年,那個時候的我,還不被允許進入大陸;但對父親來自的那塊土地的一切都充滿想像,也曾經幻想過如現在般開著越野車在大地上奔馳,去西藏、新疆、蒙古、東北……!時光流逝,今昔何昔?這幾年一人獨駛的孤獨鬱結,突然如同潮水般向心頭湧來,在往西藏的路上,淚幾乎奪眶而出。複雜的情緒一下子就不知如何遏止,放縱的情緒突然喧賓奪主!看著車窗外的大美江山,感覺心像被高山的雪水清洗過,變得透徹而清亮。
才到埡口,太陽突然就被烏雲遮住,是高山地區變化莫測的天候?開始下小雨了,隨著高度升高,小雨迅速變為冰雹,嘩啦啦,嘩啦啦,夾雜在狂風裡,冰雹砸在車頂吵死人了,所幸冰雹顆粒只如米粒般大小,否則可成為行車安全的嚴重威脅。好不容易到達埡口,寒風瑟瑟,冰雹不停地砸在身上;拉烏山上沒有埡口的標牌,只有飛揚的經幡;很濃郁的藏族風格,五顏六色的經幡佈滿山口草石後面的空地。周圍視野很開闊,路邊的厚厚的高山草甸,好像有旱獺跑過。
偶爾有騎摩托車的藏民路過,和我用藏語打招呼,雖然我聽不懂但還是可以從他們臉上的笑容裏,感受到熱情和純樸;也急忙揮手和他們打個招呼。感覺眼前的景象撲面而來,會產生一種錯覺,一種不知道我是看風景的人,還是我是被人看的風景裏的人的錯覺。冰雹停了,抬頭仰望,雲漸散,天空藍天重現,好像剛洗過似的潔淨藍寶石,使人感到神清氣爽;春日的陽光溫馨恬靜,和熙輕柔,藍天白雲飄逸悠揚,是一種羞澀嫵媚,內向含蓄的美。
離開海拔4356公尺的拉烏山埡口,十多公里的路下到拉烏村,感覺溫度頓時高了不少,太陽的熱度更到達炙熱的程度,和山上的低溫真是天壤之別!繼續十來公里的下坡路,要下到海拔2000多公尺的地方,可見坡度是很陡的。不敢一直踩刹車,擔心刹車來令片過熱失去作用,因為已經聞到刹車摩擦的焦味。趕緊使用二檔下山,減少刹車與鋼碟的磨擦,後來檢查,鋼碟已經被摩擦出了一條小溝。
就這樣子來到瀾滄江邊,由於瀾滄江峽谷是地殼板塊運動後產生的裂縫,所以沿路多出現各種強烈色彩的河床橫斷面。車隨山勢盤旋,雖然邊坡非常陡峭令人膽顫心驚,但是由於天候良好、土基穩固,塌方落石的的情況很少,所以一路上,面對山谷靑蔥牧場生機勃發,山下農宅田園綠意盎然,讓人驚豔不斷;自然也不斷開窗取景,又為湧入的灰沙感到困擾,但卻從未為行路安全而感到擔憂。
過竹卡大橋後,瀾滄江出現在越野車的左邊,就到達距離芒康縣城45 公里,瀾滄江邊的如美小鎮(竹卡村,2640公尺)。這裡有一個兵站,所謂兵站,就是提供士兵住宿的地方。平常兵站常駐的戰士都是後勤負責食宿的;至於西藏當地的武警,平常除了固定任務外,修橋補路也是不可少的工作,所以彼此間互相謔稱武警的兵是修路的,兵站的兵是做飯的。因為,每年9-11月份,在下雪封山前,給拉薩運補物資的運輸部隊會大量經過,兵站就專門負責提供他們的吃住。
如美小鎮有湍急的河水,筆直的318國道從小鎮穿過,遠處雪峰林立,山下是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還有一棟棟的藏屋矗立在田野間,在蔚藍色的蒼穹之下,顯得異常的寧靜。如此一路輕鬆賞景,美景也仍不段湧現,更應驗了我一向主張的「風景在心中、旅行在路上」的旅行觀。旅行中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境;就有如現在寫遊記的心境,悠遊而不必急著結尾。

這幾年一人獨駛的孤獨鬱結,突然如同潮水般向心頭湧來

山口草石後面的空地。周圍視野很開闊,路邊是厚厚的高山草甸

抬頭仰望,雲漸散,天空藍天重現,好像剛洗過似的潔淨藍寶石

辛勤地牧人,趕著牛羊尋覓水草

山谷靑蔥牧場生機勃發,山下農宅田園綠意盎然

陽光溫馨恬靜,和熙輕柔,藍天白雲飄逸悠揚

遠處雪峰林立,山下是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