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油雞750元/小
麻油味溫潤不膩,雞肉和米血糕都Q嫩。攝影╱高凱新
台式冬補暖胃的飲食都少不了以米酒來提味增香。傳統麻油雞是以大量老薑和麻油爆香,再加入米酒慢燉;而何首烏雞湯則可補肝益腎、調和氣血,同樣以米酒增添層次風味。
天麻鱸魚580元/大
鱸魚加入天麻和酒蒸熟,肉質滑口又細嫩。
何首烏皇帝雞餐飲總監張淑燕借重中醫師表姊的專業,研發出各種養生食補,開起以養生為主軸的餐廳,因中藥大多需藉由酒蒸、煮食帶出藥性,因此加了藥材的菜式中,都富有隱隱的酒香。
餐飲總監張淑燕走遍各地研習廚藝。
香椿羊小排460元/小
羊排加米酒、蒜泥醃2天,以香椿醬提味,很具咬勁。
何首烏皇帝雞1200元/小
喝來微苦帶甘,酒香清雅,雞肉也頗可口。
何首烏雞湯將最苦的黑色藥材如何首烏、杜仲等,提升元氣的黃色藥材如黃耆等甘類藥材,以及補血的紅色藥材如枸杞等,加水細火慢熬近8小時,直到苦味漸隱、甘味漸出,再放入南投放山雞與米酒(依客人需求可不加酒)同煮近1小時,完全不調味的湯頭色澤墨黑,入口卻有股甘香,也沒有濃重的藥味,愈喝愈暖胃。
杜仲腰花400元/中
杜仲、黑棗以米酒蒸約2小時再加腰花翻炒,口感脆彈且富酒香。
至於風味醇厚的麻油雞,以麻油爆香老薑後,再加雞肉與米酒拌炒,最後放紅棗與雞骨高湯熬煮約半小時,同樣毫無調味。上桌時湯面覆滿一層黃澄厚實的麻油,舀起時立刻溢出熱氣與油香,看來厚重的湯汁熱燙卻不膩口,雞肉的咬感也頗彈嫩,湯頭充滿飽滿麻油香氣與甘口的雞鮮味,每小鍋有半隻雞,還有厚實米血糕,誠意十足。
兩儀蜜排400元/中
加了以紹興酒浸漬的紅黑棗醬汁拌炒,肉質細嫩。
配搭菜色也有不少以酒入菜的選擇,兩儀蜜排是先將紅棗、黑棗、川芎、蜂蜜和紹興酒一起浸泡1周,再選用五花肉部位上方的子排,酥炸後加紹興醬汁拌炒,入口有強烈棗香,酸甜中帶酒香,肉質柔嫩富咬勁,非常涮嘴。
枸杞竹筒蝦 460元/中
白蝦吸附了以枸杞、米酒提味的雞湯格外甘甜。
枸杞竹筒蝦則帶著薑香、麻油香和酒香,喝來有著枸杞的清甜味。
餐廳古色古香,走懷舊風格。
何首烏皇帝雞
台北市松江路69巷8號
(02)2508-4838 11:00~14:00、16:30~21:00 無休
酒後不開車 安全有保障
【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